咨询电话 15996370505 025-69853799

栏目导航

【观点】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7-03-22
访问量: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发布,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发出了一系列惠农“红包”,力求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而今年更是在正文的前排位置就点明“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

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地理标志农产品不容小觑

在上述一号文件的内容中出现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等字眼,有意思。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和科技水平差异明显,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产品各具特色。要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就必须要拿出品质过硬、竞争力强的产品。而恰恰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与非农产品相比,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原产地正向效应更显著。

土——浓厚的地域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该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品中凝聚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气候资源因素、人文历史因素等,从产品的内在品质到外在包装,无不渗透着地域特色,正向强化原产地效益,加强对品牌导向的消费者地吸引。

独——优良品质的不可复制性:特定自然资源环境,如无法复制的地理位置、土壤、地下水、日照长短、昼夜温差等因素,造就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定优良品质。另外,当地生产者世代探索、改良传承下来的种植方式、管理模式、加工工艺等内容更是地方特色浓重。

优——标识识别效应明显:消费者对同类农产品的挑选更多依赖于常识和经验,这使得经验欠缺的消费者很难准确区分。地理标志农产品特有的标志使其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区分变得更加容易、直接。同时,地理标志经由权威的第三方审核认证,质量可信度更高。

严——生产的地理空间有限且要求严格:地理标志农产品由按照审核批准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且对生产条件、管理过程具有严格要求。这样严格的要求为产品品质提供了强力保障,而空间和产量的限制使产品稀缺性更强。当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时,对待产品价格的敏感性则相应降低。

这些兼具的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良好信誉度、较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常常供不应求,往往还会产生溢价现象。

 

“内外兼修”提升品牌含金量

在今年一号文件发布之前,一份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到“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并先一步圈出了优势特色产业规划这一扶持范围和重点。

可前瞻性极强的产业规划都是如何“玩转”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呢?

可简要归纳为: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注重科技进步,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品牌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品牌文化传播;重视产业链发展,促进品牌建设。

让我们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为安徽谯城区量身而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来看看:

简介

谯城区位于亳州市市中心,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全国药材集散地。其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以亳芍、亳丹皮、亳菊、亳花粉为代表的230种地产中药材种植已形成规模。这里曾获江泽民同志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现在,谯城正努力向中华药都、现代中药城的发展目标迈进。

发展思路

♦依托当地中药材的产业基础,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把控中药材及其产品质量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产品品牌。

♦采取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科研院校参与的方式,推进良种产业化,基地生产规范化,初加工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大宗特色中药材品种产地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

♦规范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完善现代中药产业链,建立起包括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在内的现代中药流通体系以及质量可追溯体系。

♦适应人民群众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发挥中药材产业在该方面的特色优势,构建中药材健康产业研发、生产平台,开发相关的衍生品。同时,依托华佗镇的文化资源,打造重要养生特色小镇,塑造地方健康养生品牌。

♦探索中药材及其非要用部分的综合利用途径,加强药材资源在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发挥出该地区中药材产业的主导优势,实现粮食、养殖、蔬菜、休闲旅游、林果苗木等产业综合发展,促进循环利用,推动三产融合。


微信公众号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Copyright @ 2022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hznfutong.com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8935号 免责声明:如转载我所案例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技术支持:快诚网络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