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5996370505 025-69853799

栏目导航

【安徽】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8-03-28
访问量:

点地区。为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加快宜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近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增收脱贫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茶叶主产区比较优势。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持续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助推宜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准产业发展短板,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融合。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构建和优化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

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发展高标准良种茶园。加强茶园投入品管控,推进标准化生产,注重质量安全,促进茶区生产、生活与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大力推进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等创新,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共享发展、助力脱贫。引导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宜茶贫困地区流动集聚,积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基地。注重贫困户参与,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效益,构建完善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宜茶贫困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带动宜茶贫困户增收脱贫,提升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效。


发展目标

在宜茶地区采用新建或林下间作等方式,适度发展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园亩均收益。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年干茶产量14万吨,一产产值150亿元,综合产值500亿元,努力在全国争先进位;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壮大新业态,拓展茶叶内外贸市场,提高安徽茶叶市场竞争力;加强品牌整合,巩固提升历史名茶品牌美誉度,提升徽茶整体影响力和带动力;将茶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每个宜茶贫困县打造一批高标准茶园基地和标准化茶产业基地,每个宜茶贫困村培育1个鲜叶交易网点,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茶叶加工企业,每个宜茶贫困户人均至少拥有1亩良种茶园,力争带动宜茶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重点任务



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能


1.加强茶叶基地建设

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巩固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优势茶区建设,注重向宜茶贫困县、贫困村倾斜,创建一批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标准化管理的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加强水利、林业、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茶叶产区市、县政府;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农垦集团、省电力公司)


2.适度扩大生产规模

坚持适区适种,支持在宜茶地区适度发展新茶园。在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和丘陵岗地上,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林下发展林茶间作套种,扩大茶园面积;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鼓励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茶叶产区市、县政府;配合单位:省林业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3.提高茶园管理水平

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在宜茶贫困县建设一批无性系良种茶树繁育基地,努力提高无性系茶叶良种比例。强化茶园科学化管理,大力推广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及配套技术,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努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效益。(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林业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4.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

在宜茶贫困地区加强夏秋茶的采摘与利用,研发夏秋茶加工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的夏秋茶产品。鼓励开发适合区域市场需求的黄茶、白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等特色茶类,积极开发茶食品、茶饮品、茶用品等茶精深加工品,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科技厅;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供销社、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5.推进茶叶加工升级

提升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能力。加大对茶叶初制加工企业新技术运用、厂房建设、设备更新等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新建、扩建加工生产线,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按照茶叶生产标准,推进标准化分级包装茶叶走向市场。支持茶叶园区建设,鼓励茶叶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6.开拓茶叶新市场

支持茶叶主产区在国家西部、东北部和北部地区开展推介展示,培育安徽茶叶的潜在市场。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机遇,开展“生态徽茶,香飘丝路”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安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茶博会和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茶博会、贸易洽谈会等方式,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宜茶贫困地区茶叶出口。(牵头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供销社;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农委、省外办、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农垦集团)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

1.加强茶叶经营主体培育

加快培育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注重发挥其增收脱贫带动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茶叶龙头企业“甲级队”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帮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茶企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到2020年,全省省级以上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80家。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村组、能人大户等兴办家庭茶场,带动宜茶贫困户增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为纽带,家庭茶场和茶叶大户为基础的茶产业联合体,采取订单、合同、股份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宜茶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组建安徽省茶产业联盟,扩大宜茶贫困地区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参与比例,推进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策略同向和行业自律。(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供销社、省扶贫办、省农垦集团)

2.发展茶叶新业态

适应茶叶消费新形势,创新流通和消费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深入宜茶贫困地区,发展茶叶电商扶贫。推进“茶+互联网”等行动,依托现有的大型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富有特色的“网上茶馆”“特产馆”“扶贫馆”等,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茶园认领等互动式茶产业新业态。(牵头责任单位:省商务厅;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农委、省扶贫办、省供销社、省农垦集团)


3.加强茶产业融合

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茶叶康养与教育基地,探索建设茶产业创新创业园区。支持建设一批茶产业特色小镇,实现茶叶采摘、加工与喝茶、品茶、吃茶、用茶、赏茶、茶事体验等相互促进。重点推动“茶旅融合”,结合休闲农业示范县(点)和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精品示范点和名茶主题庄园,丰富茶旅产品,推动宜茶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贫困群众扩大就业,增加产业融合收益。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农垦集团)

4.加强茶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徽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茶多的优势,将茶产业发展与徽风皖韵的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茶文化活动,培育茶文化精品,鼓励茶文化活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实现茶产业与茶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拓宽茶农收入渠道。(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文化厅;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民委(宗教局)、省供销社、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提升茶叶品质,强化品牌引领


1.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

牢固树立茶产业绿色发展理念,完善茶叶生产技术标准,加快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环节进行规范,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实施茶园绿色防控,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重点推进茶叶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质监局;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2.加强原产地认证和保护

支持茶叶主产区加大原产地认证力度,开展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已认证的产品和商标,要加强运用、管理和保护,严格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商标滥用、冒用,提升原产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优质优价。(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工商局;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质监局、省农垦集团)

3.加强品牌建设

鼓励政府、协会与企业以地理标志认证为抓手,打造茶叶知名品牌。加强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提升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安徽历史“四大名茶”美誉度。鼓励各地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开展区域品牌整合,形成“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管理体系。鼓励茶企争创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强化品牌营销。(牵头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质监局、省扶贫办、省供销社、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垦集团)


4.扩大宣传推介

坚持传统媒体、新媒体共同发力,大力宣传安徽茶叶企业、茶叶品牌和茶文化。加强平台建设,加大邀商招商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交易会、茶博会、展销会、茶文化节等展示交易活动实效。在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推介一批我省茶叶名优产品,支持市县政府、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宣传推介优质产品和品牌,大力提升安徽茶叶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牵头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省农垦集团)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助推脱贫攻坚

1.建立合理联结关系

积极探索各类茶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我调整种养结构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放大茶产业扶贫效应。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脱贫需求,通过股份联结、租赁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和劳务联结等方式,构建贫困户与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多途径带动宜茶贫困户增收脱贫。(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扶贫办;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省农垦集团)

2.推进产权经营权改革

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托管、出租、入股、转包等方式,流转贫困户茶园经营权,促进茶产业规模经营,让贫困户获得改革性收益。鼓励有帮扶意愿和带动能力的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户就业,帮助宜茶贫困户扩大改造茶园种植,提高茶叶种植效益,参与茶叶加工和销售,多渠道增加宜茶贫困户收入。按照资产收益扶贫的相关规定,财政用于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的资金,符合条件的要积极折股量化到村到户,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配合单位:茶叶产区市、县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供销社、省农垦集团)


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推动

茶叶主产区市、县政府要将茶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规划,加大支持推进力度。完善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对茶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及时总结推广茶产业扶贫有效模式,提升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效果。充分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凝聚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助推宜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各方合力。


强化政策扶持

多渠道增加茶产业扶贫投入,积极推进涉农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茶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向茶产业倾斜。省级主管部门要将茶产业扶贫优先列入相关大专项资金的任务清单。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宜茶贫困县要将省级下达的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扶贫等专项资金,优先用于茶产业精准扶贫。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茶产业项目优先予以支持。切实保障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和物流等用地,落实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茶叶出口企业,同等享受外贸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帮扶

鼓励涉农银行、担保机构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茶产业扶贫信贷支持。积极拓展茶产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入PPP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发展。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宜茶贫困户发展茶产业项目。支持扶贫规模大、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茶产业龙头企业,优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农业板”挂牌和在“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鼓励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发茶叶保险专项险种,有效防范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指导和服务,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包保制度,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科技服务等方式,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茶产业发展政产学研推联盟作用,大力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涉茶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其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创办茶企、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到茶区、茶企挂职、任职,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下沉。加强对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的教育培训,强化茶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强化责任落实

茶叶主产区市、县政府要根据本意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具体措施,并将茶产业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任务落实。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把本系统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绩效管理。


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Copyright @ 2022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hznfutong.com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8935号 免责声明:如转载我所案例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技术支持:快诚网络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