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工程
徐志刚,男,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技术学会会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核心成员、农业生物照明工作组组长;中国照明学会会员;中国照明学会光生物和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SCI源刊ScientiaHorticulturae、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Hortscience和botanical studies的同行审稿人、《照明工程学报》特聘审稿专家;国家科技计划高新领域网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聘评议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聘评议专家。 致力于从事植物光生物学、作物环境生理与调控技术以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从事作物光环境调控系统装备与植物工厂技术系统与装备研发。主持和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多项,,在SCI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和EI源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农业技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光宇,男,1965年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任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首席。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支部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星火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安徽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
农业经济
周应恒,男,1963年生,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江苏省新型高端智库—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决策咨询重点基地首席专家。 长期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涉农产业经济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近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与经济发展研究》(20ZAD045)《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14ZDA03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07JZD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研究》(7133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主任基金项目等5项。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主持国家梨产业经济与综合研究室;主持或承担其他省部级重要课题40项以及国际合作课题7项,发表各种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或共译著10多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傅金凯,男,农业农村部原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休闲农业处处长。现任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农产品加工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挪威
挪威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屠康,男,博士,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 ASABE会员。主要从事农产品无损检测、贮藏、加工及建立水果品质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农业行业公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农业支撑项目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高访。近 5 年以来,已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 60 多篇论文,其中 SCI 收录 20 多篇,专著 2 本。主编本科教材《食品物流学》、《食品物性学》、《食品科学导论》、《食品专业英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 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 12 项。获得食品工业协会科技奖特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均排名第一)。
粮油加工
沈群,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 至1992 年在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任教,1995 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任教。中粮营养健康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客座教授,国家现代农业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监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分会理事,北京食品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面条制品分会理事,江苏省引进人才。 长期致力于杂粮基础与加工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传统杂粮加工关键新技术装备研究及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粗粮及杂豆食用品质改良及深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杂粮加工品质评价系统及加工适用性研究”、“十二五”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青海青稞加工品质评价及加工适用性研究”、中加杂豆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杂粮课题6 项,主持产业化课题20 余项。 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重大杂粮主食产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优质高附加值化小米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自动挤压非膨化杂粮速食面加工技术与设备)等省部级奖励7项。主编专著8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 论文4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 项,完成教育部成果鉴定5 项。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中心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F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
江苏南京办事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路8号国家农创园 邮编:210000
安徽马鞍山办事处: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园路功辉大厦1207室 邮编:243000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15996370505 / 025-69853799
电子邮箱:znftshichang@163.com